您现在的位置:个人生活网 > 作文大全 > 初中作文 > 中考作文 > 文章内容

真正厉害的人 都把人生调成了“飞行模式”

作者: 弥落来源: 网络文章 时间: 2023-05-18

 

作者:洞见ADC

在人生的航班上,我们每个人都是孤独的旅客。

01

大一那年寒假,我乘飞机回家,途中遇到了一阵强气流。

推荐阅读:真正厉害的人 都把人生调成了“飞行模式”

飞机开始颠簸,乘客们乱作一团,空姐忙着四处安抚情绪。

半小时后,风波过去了,可那种弥漫在空气里的恐慌感,却久久无法散去。

为了克制内心的后怕,我双手紧紧握住座位扶手。

无意间,却瞥见旁边临窗的一位老人,正气定神闲地翻看着一本书,仿佛隔绝了刚才发生的一切。

我不禁疑惑,这种情况下,如何还能静下心来读书?

老人感受到了我的目光,将他手里的书递给我,示意我也翻阅看看。

我接过书,翻开第一页的时候,就怀疑,以我现在的状态,能看得进去吗?

但不管怎样,总不能拂了老人家的好意,我强逼着自己逐字逐句读下去。

奇怪的是,在翻读了几页之后,我那原本焦虑的心,居然也渐渐平静了下来。

一种久违的心安,渐渐涌上心头。

这次经历让我有了一个新的感悟:

我们常常觉得自己变得越来越浮躁,越来越静不下心。

有时候不是环境的问题,而是我们自己,没有找到一个屏蔽嘈杂世界的方法。

当内心烦躁、感到焦虑的时候,不妨想象自己在飞机上,开启人生的&ldquo飞行模式&rdquo:

屏蔽外界的噪音,在静谧之中和自己独处,聆听灵魂深处的声音。

 

02

假如不带手机电脑,把你一个人关在屋子里,什么都不能做,你能不能待满15分钟?

来看看这样一个实验。

弗吉尼亚大学找来一群志愿者,让他们单独待在一间空屋子里15分钟。

在这期间,志愿者们有两种选择:

一是坐在那里什么也不能做,安静地等待时间结束

二是按下电击按钮,给自己一个微电流的电击,以此来打发时间。

刚开始的时候,志愿者们信誓旦旦保证说,自己绝对不会使用电击按钮。

可规定时间还没结束,就有一半以上的人,宁可选择接受电击,也不愿一个人孤单地待在那里。

甚至还有一名志愿者,在短短的 15 分钟里,总共电击了自己 190 次。

作家梁文道曾说过,浮躁是这个时代的集体病症。

在这快节奏的生活里,我们在忙碌中开始迷失了自己,变得愈发空洞和麻木,渐渐丧失了与自己单独相处的能力。

TED演讲家皮克·耶尔,在29岁的时候,就过上了我们大多人梦寐以求的生活:

供职于美国顶级新闻杂志《时代周刊》,工作体面

出入于曼哈顿最繁华的街区,社交圈都是各行各业的精英

居住在豪华的公寓,薪资优渥,没有经济负担。

但这种普通人心中理想的生活,并没有给他带来快乐,在内心深处,他总觉得自己活得很空虚。

思虑再三,他辞掉了稳定的工作,从繁华的曼哈顿搬到日本一条寂静的小巷子里。

那里没有汽车,出门几乎要靠步行,房间里也没有电视机,仿佛同外部世界隔绝了一般。

当时很多人不解,父亲面包甚至打电话过来骂他。

可他依旧不为所动。

他在无人打扰的小房间里开始独居生活,不再混迹于各种社交圈,而是醉心于阅读和写作。

将都市的噪音过滤掉后,他发现自己原本躁动不安的心,竟然在这儿找到了归属感。

后来他把这段经历,写在《安静的力量》一书中。

在书里,他提到了自己追求人生终极幸福的方法:

关掉电脑,将手机丢到一边,远离电子产品,享受独处、静坐。

将双眼所见,转化为内心洞见,才能将生活过得更有意义。

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曾说:&ldquo几乎我们所有的痛苦,都是来自我们不善于在房间里独处。&rdquo

在没有噪音打扰的时候,我们会自动褪去华丽的皮囊,赤裸裸地站在自己的灵魂面前。

唯有与自己好好相处的人,才能化解生活表面的浮躁与空虚。

在独处之中,找到人生幸福的意义。

 

03

有人向媒体人Spenser请教写作秘籍:&ldquo生活里琐事太多了,如何能在写作的时候,心无旁骛呢?&rdquo

Spenser说,他每次写作前,都有一个小小的仪式感:就是强迫自己把手机设定为&ldquo飞行模式&rdquo。

接着,他会告诉他的同事们,接下来的几个小时内,如果没有特别重要的事,一律不要去打扰他。

在一个干扰因素多的环境中,想要全神贯注地完成一个任务,就必须得给自己制造一个隔离空间。

著名演说家彼得·尚克曼,有一次在美国收到一个出版社邀约,要在规定时间内,完成一本书稿的创作。

可眼看截稿日期将近,他却被各种杂事缠身,一直没能抽出时间来写。

情急之下,他买了一张从纽约到东京的机票。

纽约飞到东京大概十几个小时,在飞往东京的航班上,他就完成了一半书稿的创作。

飞机落地后,他喝了一杯咖啡,又立马买了票飞回纽约。

原本拖了很久的书稿,在这来回的30个小时里,他居然奇迹般地写完了。

他在一篇博客中分享道:&ldquo让自己封闭起来,是保持专注的秘诀。&rdquo

生活里干扰因素太多,导致我们常常没法集中注意力,效率低下。

工作学习两三分钟,就要看一会儿手机

微信只要一有闪动,就想要打开信息回复

能连续两三个小时煲剧、玩游戏,可一到看书时,还不到20分钟,就感觉浑身不舒服。

在浮躁的世界里,我们变得越来越难静下心来。

不妨试着将生活设置成&ldquo飞行模式&rdquo:

寻一隅静谧之地,过滤环境带来的干扰,专注于当下,安顿自己焦虑的灵魂。

在片刻的独处之中,沉淀自己。

让那些喧嚣吵闹,都化作一个人的清欢。

 

04

叔本华曾说过:&ldquo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,他才可以完全成为自己。&rdquo

能享受独处的人,才能感受到生命的丰富。

杨绛先生晚年时,女儿和丈夫相继去世,曾经的&ldquo我们仨&rdquo,后来就剩下了她一个人。

然而她不悲戚、不消极,一个人将生活过得井井有条。

在数不尽的深夜里,她常常一个人伏案写作,一篇篇整理钱钟书几十年来的手稿笔记。

迟暮之年的她,淡然于世,在历经流离波折之后,依旧坚守着一颗宁静而丰富的心。

想起她在《一百岁感言》中的那段话:

&ldquo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,到最后才发现:人生最曼妙的风景,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。

 

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,到最后才明白:世界是自己的,与他人毫无关系。&rdquo

人生最好的状态,是悦纳自己的灵魂,享受独处的时光。

村上春树每天留两个小时的时间,不与人交谈,只和自己相处。

达尔文每天都会在书房里待6个小时,然后独自去附近的小树林散步。

荣格有一个自己专门工作的小阁楼,他每天都要去那里静坐2小时,进行深度思考和创作。

作家马德说:&ldquo一个人的灵魂,只有在独处中,才能洞见自身的澄澈与明亮。&rdquo

成年人的强大,都是从享受独处开始的。

在独处中享受安静,恪守本心,在独处中取悦自己、丰富自己。

你会发现,那些独处的日子,恰恰是最能让人发光的日子。

季羡林说过:&ldquo在人生的道路上,每一个人都是孤独的旅客。&rdquo

在人生起航的那一刻,请将自己设置成&ldquo飞行模式&rdquo,屏蔽干扰,享受一段自由而精彩的航程。

这段旅途的终点,是星辰大海。

 

 

相关推荐

01.三问自己:多久没反抗过别人的意愿了?似乎,从懂事起,就没反抗过。多久没问问自己,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生活了?似乎,从懂事起,...[阅读全文]

阳春三月暖,北国不再寒!褪去冬日厚重的棉衣,裹一身轻盈如纱,两袖清风,披着和煦的阳光,举足轻点,掠身于一片片充满芬芳的青翠...[阅读全文]